当前位置:

教育部急议:姚明提案引争议,无手机青少年影响?

来源:24直播网

“一个时代落幕了!”这是当姚明辞去篮协职务后,著名媒体人郑志鹏在众多网友的议论中发出的感叹。对于姚明的卸任,网络上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惋惜感叹,也有人觉得这是新的开始。姚明逐渐在公众的视线中淡出,但他的影响力却依旧不容小觑。

时光荏苒,距离他辞去主席职务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姚明却如春风般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于两会上积极发表多项建议。体育界的明星、全国人大代表姚明,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公众的心。

他提出的建议中,推动国内外体育交流、降低年轻人养育成本等议题虽然重要,但却不是最让人关注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句“孩子们用手机太多了”。这句话简单直白,却成功让所有中国家长陷入了深思。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孩子们过度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

两会召开时,各地的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到场。其中,姚明的出现总是能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他高大的身躯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仿佛是一个误入小人国的巨人。记者们为了拍到他,不得不调整相机角度,甚至有摄像师选择站在架子上拍摄。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姚明,在两会上的身份和地位尤为重要。他的每一个建议都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此次他在两会上提出的“息屏24小时”行动建议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他希望家长能够减少孩子的屏幕时间,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这一建议虽引发了部分家长的共鸣和响应,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实际问题和挑战。

家长们深知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希望孩子能够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但现实却往往让他们感到无奈和为难。他们需要面对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手机在很多时候是他们的必需品。同时,孩子们的学业、社交等也与电子产品紧密相连。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实施“息屏行动”并非易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做出改变。姚明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呼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我们可以寻找其他方式来平衡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娱乐需求。例如,可以设立一个国际青少年体育交流基金,方便更多的体育机构参与进来;或是通过每月设立一个“息屏日”等方式来引导孩子们走出家门、参与户外活动;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手段来限制未成年人的屏幕时间等。

姚明的这些建议虽然看似直白甚至简单,但他的初心和出发点都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他在两会上的这些表现也让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坚实。作为中国篮球的代表人物之一、体育界的明星人物和全国人大代表,姚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的关心和担当。

总之,这次两会中姚明的表现堪称完美且直指人心。他所提出的各种建议不仅接地气而且直指社会痛点所在。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中国巨人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为中国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对于姚明的这些建议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